成都航空航空物流:打造西部物流新枢纽,构建空中丝绸之路

一、成都航空物流的立体化网络布局
依托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和天府国际机场"一市两场"的独特优势,成都航空物流已形成双核驱动的货运体系。双流机场保持日均800吨的货运处理能力,重点保障国际快件和生鲜冷链;天府机场则配备75万平方米的物流园区,拥有全自动分拣系统和-25℃至25℃温控仓储,单日货物吞吐量可达1.2万吨。目前开通的国际全货机航线已达31条,通过代码共享与50余家航空公司建立合作,实现欧美亚三大洲48小时直达。国内方面,成都航空货运网络已覆盖所有省会城市,支线航空物流专线延伸至攀枝花、西昌等资源型城市。
二、特色化航空货运服务矩阵
三、智慧物流技术革新实践
成都航空物流园区部署的智能货运系统包含三大核心模块:基于区块链的电子运单平台实现单证处理效率提升300%;AI货物预安检系统使过检速度达到200件/小时,准确率99.7%;数字孪生仓库管理系统将库容利用率提升至92%。与电子科大联合研发的物流无人机已开通龙泉山应急物资运输通道,单机载重达1.5吨,航程覆盖200公里范围。
四、区域经济带动效应分析
2023年成都航空货邮吞吐量突破100万吨,直接带动临空经济区聚集物流企业287家,包括DHL西部运营中心、顺丰航空枢纽等重大项目。通过"航空+铁路"多式联运,中欧班列(成渝)号40%的货源经由航空物流集散。据测算,每万吨航空货物可为成都创造860个就业岗位,贡献GDP约1.2亿元。
五、国际航空枢纽建设规划
按照《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》,至2025年将实现三大目标:全货机航线拓展至45条,建成投用天府机场北货运区,年处理能力达150万吨;组建本土货运航空公司,运营机队规模达15架;建设亚太生鲜港,打造24小时通关的药品、冰鲜水产品指定口岸。同步推进的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项目,计划投资200亿元建设智慧物流产业园。
从区域物流节点到国际航空货运枢纽,成都航空物流正以每年15%的增速重塑西部物流版图。通过"双机场+智慧物流+产业协同"的创新模式,不仅支撑着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,更成为"一带一路"倡议中重要的空中支点。未来随着天府机场超级货运体系的全面建成,这里将成为连接欧洲与东盟的航空物流战略通道。常见问题解答
国际航线可实现欧洲24小时、北美36小时直达,国内主要城市实现"次日达",偏远地区72小时覆盖。
除常规货物外,具备运输锂电池、医疗器械、活体动物等特殊资质,提供恒温、防震、恒压等专业运输方案。
通过官网"智慧物流"平台,输入运单号可实时查看温湿度、位置、通关状态等20余项数据。
采用主动温控集装箱,配备双制冷系统和GPS温控记录仪,每15分钟自动上传数据至云端平台。
年度协议客户可享受优先舱位保障、15%运价折扣、专属安检通道等VIP服务。